在 2025 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 2025 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此次大会,意义重大。刚才,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汇报了重点领域工作,几位企业家代表提出了宝贵意见,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结合实际,围绕 “深化改革攻坚、破解发展瓶颈、激发市场活力” 三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深化改革攻坚,破解政务服务堵点卡点

政务服务效能是营商环境的 “第一窗口”,我们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流程再造、数字赋能和监督问效,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一)流程再造破壁垒,打造高效政务新生态

针对企业反映的部门协同不畅、审批环节繁琐等问题,要以 “全链条通办” 为目标,打破 “信息孤岛” 和 “部门壁垒”。全面梳理跨部门审批事项,推行 “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 模式,将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竣工验收等高频事项进行流程重构。建立政务服务 “跨部门协作清单”,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办理时限,实现 “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企业从 “多头办” 变为 “一窗办”。

(二)数字赋能提效能,构建智慧服务新平台

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升级。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实现政务数据 “一网通办”。推出 “智能审批”“无感智办” 等创新功能,对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强的审批事项实行系统自动核验、即时办结。搭建企业服务 “云平台”,实时推送政策信息、办事指南和进度提醒,让企业随时随地享受 “指尖上的服务”。同时,强化数据安全保障,确保企业和群众信息安全。

(三)监督问效促落实,压实服务责任链条

建立 “全方位、全过程” 的政务服务监督体系,以严格的监督倒逼责任落实。开通 “营商环境直通车” 热线,实行 “企业诉求、平台接单、部门办理、纪委督办” 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开展 “新官不理旧账” 专项整治,建立政府履约台账,对招商引资承诺事项实行终身负责制,坚决杜绝 “政策不兑现、承诺不落实” 等问题。定期组织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进行满意度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对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部门进行约谈问责,倒逼各部门主动改进服务。

二、以系统集成的思维破解发展瓶颈,提升要素保障能力水平

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 “生命线”,我们要聚焦政策、资源、人才等关键要素,构建精准高效的保障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精准施策强支持,构建政策服务 “新引擎”

制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市场准入、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出台具体举措,为企业发展 “雪中送炭”。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设备购置补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优惠。建立 “政策落实回头看” 机制,每季度开展惠企政策兑现情况专项督查,确保政策 “精准滴灌” 到每一家企业。同时,加强政策解读和培训,通过 “政策上门”“线上直播” 等方式,让企业及时了解和享受政策红利。

(二)要素跟着项目走,打造资源配置 “新机制”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建立重点项目用地 “储备库”,推行 “标准地 + 弹性年限” 供应模式,根据企业需求灵活确定工业用地出让年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创新 “银税互动”“银企对接” 等融资模式,开发 “纳税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贷” 等金融产品,将企业信用转化为融资能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 “人才强市” 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子女教育等 “一站式” 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同时,建立要素保障动态调整机制,根据项目进度和企业需求,及时调配土地、资金、能源等资源,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三)亲清共融优环境,搭建政企沟通 “新桥梁”

构建 “亲” 而有度、“清” 而有为的政商关系,让政企沟通更顺畅、更高效。建立 “政企早餐会” 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月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搭建 “企业家之家” 服务平台,整合政策咨询、诉求办理、培训交流等功能,为企业提供 “一站式” 服务。开展 “亲清政商关系” 专题教育,明确政商交往 “正面清单” 和 “负面清单”,鼓励干部主动服务企业,同时坚守纪律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商环境。

三、以亲清共融的理念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企业成长的 “土壤”,我们要从思想观念、服务举措、责任落实三个维度发力,让市场主体更有活力、更有信心。

(一)思想观念大转变,树立服务企业 “新标杆”

全市各级干部要从 “管理者” 向 “服务者” 转变,牢固树立 “企业围墙内的事自主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办” 的理念,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从 “被动服务” 向 “主动服务” 转变,建立 “企业吹哨、部门报到” 响应机制,变 “坐等问题上门” 为 “主动上门问需”,及时了解企业诉求,提前化解矛盾问题。从 “政策洼地” 向 “制度高地” 转变,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以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让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发展壮大。

(二)服务举措再精准,满足企业发展 “新需求”

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建立 “企业需求清单” 和 “政府服务清单”,实行 “清单化” 管理,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精准解决企业难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 “台账管理、限时办结、销号归档”,建立问题解决 “闭环机制”,确保事事有结果。精准落实惠企政策,开展 “政策上门” 专项行动,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解读方案,推动政策 “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温度。

(三)责任落实严到位,构建营商环境 “新保障”

强化责任保障,明确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职责分工,建立 “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抓落实” 的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考核保障,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约谈问责。强化监督保障,发挥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等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营商环境监督格局,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攻坚战。我们要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系统集成的创新思维、亲清共融的政商理念,持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强化保障,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谢谢大家!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