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备考资料 > 考试题库 > 正文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3.10)

2025-03-12 11:41:5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阅读量:

    
我要分享

1. 某日,周某在外就餐时与邻桌的朱某发生口角,后演化成多人殴斗,接到群众举报后,公安局出动警力遏制了事态的恶化,并对周某、朱某等相关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事后相关人员对公安局在该事件中采取的措施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措施除________外,申请人均可对其提出行政复议。

A.处以警告 B.处以罚款

C.予以刑事拘留 D.予以行政拘留

1【答案】C。解析:《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ABD项属于复议范围。C项刑事拘留,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不是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故本题答案为C。

2. 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马某私自转走客户肖女士45万存款,并且将45万全部用于网络直播打赏,马某的行为应定性为:

A.抢劫罪 B.逃税罪 C.交通肇事罪 D.挪用公款罪

2.【答案】D。解析:A项错误,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B项错误,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或者因逃税受到两次行政处罚又逃税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C项错误,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不符合题意。

D项正确,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题所述情形属于挪用公款罪。

故本题答案为D。

3.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的监察机关的宪法地位

B.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

C.这是我国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以来对部分内容作的第五次修改

D.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委员会

3.【答案】D。解析:A项不当选,《宪法修正案》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新增“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了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

B项不当选,《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C项不当选,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也是对1982年宪法部分内容作的第五次修改。

D项当选,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故本题答案为D。

"全国人事考试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客服邮箱 admin@rsks.cn,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

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